蒙古櫟栽植要求
1、土球栽植:栽植坑的大小和深度根據移植的樹高和土坨的大小而定,關鍵是要保證土坨底部落入坑底,土坨土面略低于地面。把樹立于坑內,樹身支穩后,剪斷土球外部的 草繩包裝,并向坑內回土一部分,每回填20-30CM厚的土,應夯實一下,直至填滿為止。
2、裸根栽植:根據裸根根部的直徑及高度確定坑的大小,向坑里放裸根苗時,要注意不能損傷根部,慢慢向里回土,需要有人扶樹。
3、移植季節:蒙古櫟的最佳栽植時間為春季4月末~5月份、秋季10~11月份為宜。在新梢旺長期不宜移植,主要是此時樹體需要大量的養分水分供應,根系受損傷會導致樹體失水、新梢灼傷,降低成活率。

養護管理
1、立支柱: (高大的樹木應當立支柱,尤其是風多的地區,保證不被大風吹斜或者人流活動損壞。樹高超過2 m的,栽后,要用3根4~5cm粗的叉桿支住樹干,防止風搖擺動,影響成活。大苗栽植要
設置三角支架固定主干,以防大風和人為晃動,降低成活率。支架的高度、材料、形式要一致,保證整體布局美觀。
2、澆水:栽后要立即澆水。栽植時根據天氣給水,新栽植的苗木一周內必須3次澆透水,連續兩周,后期根據土質、天氣澆水。大風過后要及時檢查地表裂縫,及時扶踩、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