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櫟別名:橡子樹
學 名:Quercus mongolica Fisch.
別 名:橡子樹,柞樹
科 屬:殼斗科 櫟屬
形態特征:落葉喬木。樹冠卵圓形;樹皮暗灰色,深縱裂;小枝粗壯,栗褐色,無毛,幼枝具棱,幼莖綠色。葉常聚生枝端,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短鈍或短凸尖,緣具深波狀缺刻;葉柄短,疏生絨毛。花單性同株,雄花葇荑花序,下垂;雌花序總苞杯狀,包果壁厚,包鱗三角狀卵形,背部成半球形瘤狀突起,密被灰白色短絨毛。堅果單生,卵形或長卵形,無毛。花期5-6 月;果期:9-10 月。

產地分布:蒙古櫟原產中國。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各地,華中地區亦少量分布栽培。
生態習性:蒙古櫟喜光樹種。適應性強,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濕,耐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中性或石灰巖土壤都能生長,主根發達,有很強的萌蘗性。
繁殖栽培:蒙古櫟播種繁殖,種子需沙藏處理。深根性,須根少,不耐移植。常見病蟲害:蟲害主要有天幕毛蟲、栗實象等。
觀賞特性:葉形、果實奇特。秋葉由黃變紅,觀賞性較強。
園林應用:宜作風景樹。可孤植、叢植、群植或與其它樹木混交栽植均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