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的學特性
耐陰性指的是不同樹種在茂密林冠下更新和生存的能力,并據此將樹種分成陽性樹種和陰性樹種兩大類,現代對耐陰性的認識,則強調它的綜合性。在《森林生態學》中指出:“耐陰性不是單一的光和水分的結果,而是指植物在林內下層的生活能力”。
油松屬于陽性樹種,從更新角度來看油松在林外更新效果過,在林冠下更新效果較差。
油松的正常生長離不開熱量,在休眠期間同樣也離不開熱量。如改變油松冬眠溫度,則春季會出現生長緩慢,生長勢較弱現象,一般認為5℃到0℃更為適合油松對寒冷溫度的需求。

油松樹種抗寒性較強,根據油松分布區東北部和北部溫度的記載,極端最低氣溫可達-30℃至-35℃(1957年12月1日開原為-35.1),油松的耐寒性是在一定的環境下,經過自然選擇而形成的。任何物種都必須完整的經受本地區的寒冷周期,才能安全越冬。
按照樹種對水分需求量的不同,通常劃分為旱生樹種、中生樹種、濕生樹種三類。油松屬旱生樹種,耐干旱性較強,這主要由于油松針葉角質層比較發達,表皮細胞壁強烈木質化,氣孔下陷以及葉表面/葉體積之比很小,起著限制水分消耗的作用。另外,油松屬于抗脫水性強的樹種,即具有較多的束縛水,蒸騰作用一般較低。為了減少水分的損失和避免原生質脫水,關閉氣孔較早,保水力強。
上一篇:油松蛀干害蟲防治技術
下一篇:牡丹花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