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飲木蘭之墜露
玉蘭是中國傳統的木本花卉,其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最少已有2500年。早在公元6世紀,就有佛教寺廟在庭前種植玉蘭。
玉蘭出現在中國文化之中也是歷史悠久,屈原的傳世名作《離騷》中“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就是以玉蘭來比喻品格高潔。唐代也有描寫玉蘭的詩歌流傳,如李商隱的《木蘭花》中就有“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的詩句。至明清兩代,除了文學作品之中有玉蘭的身影,工藝制品之中玉蘭花造型也占據了一席之地。

18世紀末,玉蘭傳入歐洲,在各國廣泛栽培。1827年法國人Soulange-Bodin 以白玉蘭作母本、紫玉蘭Y. liliiflora作父本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個玉蘭的雜交種——二喬玉蘭Y. × soulangeana。此后,玉蘭的雜交選育工作就沒有停止過,根據國際木蘭協會(Magnolia Society International)的統計,目前已有超過1000個品種登記在案了。
上一篇:你以為你認識玉蘭?
下一篇:玉蘭不是木蘭屬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