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桂繁殖方法
1.嫩枝插穗 選擇品種優良、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優良母株采穗,剪取樹冠外圍上部當年生半木質化的嫩枝作為插穗。插穗處理時要將其剪成2~3 em,頂端保留1~2個葉片。穗條上端剪成平口,基部削成斜面,斜面要光滑,以利扦插和愈合生根。穗條用0.1% 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浸泡10 min消毒。然后將基部浸入50mg萘乙酸或100 mg的ABT生根粉1號溶液中,1 h后取出扦插,或用200mg萘乙酸浸10min后扦插。
扦插完畢后及時澆水覆蓋薄膜和防曬網或草簾。發現薄膜內無水珠且床面干燥、表土呈灰白色時,應及時噴水保濕,澆水要澆透,但不宜過多,否則易引起土壤板結,滋生細菌、致使插條腐爛。插后每隔5~6 d掀開薄膜補充水分,并結合噴施0.1% 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隔7d噴灑多菌靈2000倍液1次,以防止插穗感染細菌而造成皮層腐爛。要經常保持圃地的通透性,防止插穗幼根因缺氧引起腐爛;下雨后及時松土,保證土壤疏松透氣,利于生根,但注意不要碰到插條。每隔10 d噴施0.2% 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溶液1次,以促進插穗根系和新梢生長。
2.高空壓條 對一二年生的枝條刻傷或環狀剝皮,然后用對開的竹筒、花盆、厚紙筒或塑料薄膜包合于刻傷處,里面空隙。

處填上礱糠灰、苔蘚、培養土、珍珠巖等物質,經常保持濕潤,但水分不易過多,待生根后可切離母株。用塑料薄膜制成的高壓套袋的內徑一般為4~5 em,長8~10 em。刻傷與環剝的部位在節的下方,此處易于生根,剝去韌皮部的寬度為1 ~ 2 cm 。
高空壓條法 多在春季萌芽前進行,也可在夏季生長期間進行,在梅雨季節進行也有很好的效果。據試驗,蠟梅40 50d生根,月季2O~30d生根。高壓繁殖時,生根時間一般較長,3~4個月,切離母株后,必須放置陰涼處,養護一段時間才可以移植。
3光照與溫度管理
光照管理:9月至次年4月要多給光照,以吸收更多的太陽能為之制造更多的養分,增加抵抗力以適應炎熱寒冷的氣候。冬季室內光照不足,光合效率低,而室溫偏高又常使盆桂過早萌發,消耗養料,致使元氣受損,生長虛弱,易死亡。室內越冬應放在光照充足的南窗前,并經常保持葉面清潔,室溫以維持在0~7℃較為適宜。
溫度管理:桂花較耐寒,冬溫不低于一5℃,盆桂便無需移入室內。平均氣溫7℃以上開始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25~28% ,超過30℃則對盆桂的生長發育有:不利影響。5~8月高溫烈日常使生長受到抑制,須注意遮陰降溫,或放置在能避開正午前后強烈直射陽光的通風處亦可。
上一篇:盆栽四季桂的栽培技術
下一篇:四季桂的養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