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桂修剪方式
桂花樹萌發力強,有自然形成灌叢的特性。根據桂花樹的生長發育特性、生長環境和栽培目的的不同,需要對桂花進行適當的整形修剪,從而達到樹體營養和生殖生長的平衡,合理布置樹體結構,充分利用陽光和空氣,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營養集中供應給所需要的枝葉或促進提早開花,便于老樹復壯,同時保證樹體生長茂盛,開花繁密,樹冠完整。
(1)、自然式整形這種整形方式,有扁圓形、長圓形、圓球形、卵圓形、傘形和不規則形。
(2)、人工式整形這種整形方式,有球形、花瓶形和長方形等幾何形體整形。
(3)、自然與人工混合式整形這種整形方式有無中干型和有中干型兩種。
無中干型:有自然杯狀形、自然開心形、多主于形、叢球形和半球形。
有中干型:又分為分層形和疏散形兩種。

具體攝作桂花修剪的操作要領為:小樹弱剪,老樹強剪;弱枝多截,強枝少截;枯到哪里,剪到那里。
(1)、抹芽是指在芽萌動之前去除芽的方法。桂花發芽時,主干和基部的芽都能萌發,應及時將主干下部的芽抹掉,使營養和水分集中供應上部枝條,使其發育旺盛,健康成長,以形成理想的樹形。
(2)、短截又稱短剪,即剪去1年生枝條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控制樹冠和枝梢,以利于側芽萌發。當桂花樹勢、枝勢生長不好時,可進行短截。依短截程度的不同,可分為輕短截、中短截和重短截。短截可有效地控制樹冠,促進中短健壯枝的發育。
(3)、硫枝是指將枝條從基部去除的修剪方法。對于萌芽力和成枝力都很強的品種,因發枝過多和一年內多次生長,容易造成樹冠郁閉,通風透光不良,故應適當疏去過密的枝條。桂花的修剪一般以疏枝為主,只對過密的外圍枝進行適當疏除,并剪除細弱枝、徒長枝和病蟲枝,以改善植株通風透光條件。
修剪中的注盆事項
第一、幼齡桂花具有旺盛的生長勢,除了枯枝、病蟲枝、徒長枝、交叉枝、并生枝和損傷枝等,應及時修剪以外,一般不宜強修剪。
第二、整形修剪要因樹定型。對金桂和銀桂,以養成喬木狀樹冠為目的的,應剪除根部和主干上的萌芽或萌發枝;四季桂等可自然形成灌木狀,只要稍加整形修剪,就可成為球狀形。定形后,一般只需刪除纖細枝、病枯枝、過密枝和交叉枝。
第三、對采收花朵的經濟樹,定形后不宜強度修剪,否則會影響花量。
第四、修剪時切口要平滑,以利于愈合。
第五、長得很高而下部缺少樹葉的植株,可將主干2/3或3/4以上部分截去,促使下部樹干另發新枝。來年發現徒長枝、位置不當枝以及其他雜亂枝條,應全部剪除,使之形成豐滿的自然形。
第六、頭重腳輕,生長過高的樹,可剪去上部過強枝條,只留下部較小枝條,以均衡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