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簡介
皂莢,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果實或不育果實。前者稱皂莢,后者稱豬牙皂。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具有祛痰止咳,開竅通閉,殺蟲散結之功效。用于痰咳喘滿,中風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語,癲癇,喉痹,二便不通,癰腫疥癬。
藥材性狀
1、皂莢,皂莢果實呈扁長的劍鞘狀而略彎曲,長15-20cm,寬2-3.5cm,厚0.8-1.5cm,表面深紫棕色至黑棕色,被灰色粉霜,種子所在處隆起,基部漸狹而略彎,有短果柄或果柄痕。兩側有明顯的縱棱線,搖之有響聲,質硬,剖開后,果皮斷面黃色,纖維性。種子多數,扁橢圓形,黃棕色,光滑。氣特異,有強烈刺激性,粉末嗅之有催嚏性,味辛辣。以肥厚、色紫褐者為佳。

2、豬牙皂,果實圓柱形,略扁,彎曲作鐮刀狀,長4-12cm,直徑0.5-1.2cm。表面紫棕色或紫黑色,被灰白色蠟質粉霜,擦去后有光澤,并有細小疣狀突起及線狀或網狀裂紋,先端有鳥喙狀花柱殘基,基部具果梗痕。質硬脆,斷面棕黃色,外果皮革質,中果皮纖維性,內果皮粉性,中間疏松,有灰綠色或淡棕黃色絲狀物。縱向剖開可見整齊的凹窩,偶有發育不全的種子。氣微、有刺激性,味微苦、辛,粉末有催嚏性。以個小、飽滿、色紫黑、有光澤、肉多而粘、斷面淡綠色者為佳。
3、炒豬牙,皂微鼓起,色澤深棕色,有光澤,氣微香,有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