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形態特征
山茱萸為落葉小喬木,小枝無毛。單葉對生,卵形至長圓形,稀卵狀披針形,長5-7cm,寬3-4.5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全緣,葉背被白色伏毛,脈腋有黃褐色毛叢,側脈5-8對,弧形平行排列。傘形花序,著生于小枝頂端,具卵形苞片4枚,花先葉開放,黃色,花萼4,不顯著,花瓣4,雄蕊4,子房下位。核果長橢圓形,成熟后櫻紅色。
山茱萸花期5-6月。果期8-10月。采收加工:10-11月間采收,經霜者質佳。采后,置竹籠內,用炭火烘焙,捏去種核,將果肉曬干或烘干。

山茱萸治大汗不止,四肢發冷,脈搏微弱,體虛欲脫:山茱萸,水煎服,有較好的補虛斂汗固脫之功。如配合人參、附子同用,則效果更好。

山茱萸在生長過程中,每年都應該有3次大灌溉。第一次在春節發芽開花前,第二次在夏季果實灌漿期,第三次在入冬前,可使山茱萸安全過冬。
山茱萸較耐陰但又喜充足的光照,通常在山坡中下部地段,陰坡、陽坡、谷地以及河兩岸等地均生長良好。但是在夏季要避免強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