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的育苗方法 刺槐的育苗時間
一、選擇適宜的地塊是育苗的首要任務
刺槐育苗地要選擇地勢平坦,或略低洼但排水通暢,背風,土壤PH值小于7的土地,且土地土質要肥美有力,還要有灌溉條件。刺槐育苗不宜輪作,輪作時間愈長,苗木質量產值逐年下降,首要原因是輪作會使育苗地的鈣、鉀元素含量連年下降,嚴峻缺鈣、鉀元素,刺槐育苗生育不良。可與其它樹種輪流繁育。

選好育苗地,遼北區域秋季11月底上凍前進行翻耕,深度35cm左右,笠年凍住后頂凌耙細耙平,一起摘出草根去除石塊等雜物。整地時可每畝施腐熟廄肥3500~5000公斤。整地時還要施入50~60%辛硫磷乳油制成毒土,以殺死地下的害蟲。
二、催芽處理
刺槐種子皮較厚且質地堅固,外皮又含有果膠,不易吸水。種子中有較多的硬粒(一般約占15~20%),如不催芽處理,種子發芽出土很慢(約兩周左右才調發芽出土),有些硬粒種子甚至當年并不發芽,有的發芽很晚,出苗不齊,然后影響苗木質量。為此,播種前一定要進行浸種催芽處理。刺槐種子催芽的方法首要以以逐次增溫浸種催芽,分批播種為普高,且作用較好。具體方法是將種子放入缸內,倒入550C左右的熱水,邊倒水邊拌和,直到不扎手為宜,種子通過浸泡24小時后,撈出漂浮的癟種子、壞種子和雜質。用細眼篩子把已膨大的種子和硬粒分隔,將未脹大的種子再用850C的熱水按早年的方法再連續處理1~2次,通過以上作業,絕大部分的種子都能脹大。對剩下的少數硬粒,放入篩子內(每篩2公斤左右),在開水中浸泡10秒鐘左右,再倒入涼水中浸24小時,即可使悉數種子脹大。對每次選出的吸水脹大的種子,要及時放入相應容器內,上面蓋上濕布或濕麻袋,再放在溫暖處催芽。每日用水淘洗3次,以避免催芽的種子蛻變,也可將脹大的種子混拌2~3倍濕沙(濕度為豐滿含水量的60%)放置溫暖處催芽,經5天左右,等種子約有三分之一開裂露出白色根尖時,就可取出到苗圃地進行播種,播種后4天左右即可悉數出苗。

三、育苗方法
1.播種時間
遼北區域刺槐播種育苗在春季的4月中下旬,平均氣溫160C是播種的最佳溫度。遼北區域晚霜現象較一再,為避免晚霜的損害,最好把播種時間把握在晚霜間斷前幾天播種,這樣能夠剛好晚霜往后后苗木出土,這樣安全而出苗率高。
2.播種數量
經濟用種以抵達合理的出苗密度,是播種的重要環節,要精確核算,合理地運用播種量。核算播種量首要是依據種子的播種質量和所要求的產苗量來承認,實踐證明一般育苗地具有灌溉條件,處理到位,畦床育苗每畝播種量2~2.5公斤,壟作育苗播種量3~4公斤較為適宜。
3.播種方法
一般選用畦床或壟作條播,以畦床條播為好。在整好的畦內先灌足底水,等水逐步滲下,上層土壤松懈略干往后,即可開溝播種。溝深5cm,溝距40cm(邊行距畦埂10cm),播幅5cm,播后上面蓋土1cm。

選用壟作條播時,壟距80cm,選用寬幅條播的方法,先在壟上開溝,溝寬15~20cm。如雙行條播時壟上行距20cm,播幅5cm。開溝時,溝的深度要一起,溝底寬度要一起。種子均勻播種到溝內往后,要在上面蓋土2cm,最后用磙子在上面輕壓一遍,保證種子與土壤間密切接觸無孔隙,避免因透氣而下降出苗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