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簡介
爬山虎(japanese creeper)又稱爬墻虎、地錦、飛天蜈蚣、假葡萄藤、捆石龍、楓藤、小蟲兒臥草、紅絲草、紅葛、趴山虎、紅葡萄藤。爬山虎,也稱“巴山虎”“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開花,花小,黃綠色,漿果紫黑色。常攀緣在墻壁或巖石上,廣見于我國各地。
爬山虎的根、莖可入藥,有破瘀血、消腫毒之功效。果可釀酒。

爬山虎的形態(tài)特征簡介:
多年生大型落葉木質(zhì)藤本植物,其形態(tài)與野葡萄相似。藤莖可長達18公尺(約60尺)。夏季開花,花小,成簇不顯,黃綠色或漿果紫黑色,與葉對生。
花多為兩性,雌雄同株,聚傘花序常著生于兩葉間的短枝上,長4~8cm,較葉柄短;花5數(shù);萼全緣;花瓣頂端反折,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 樹皮有皮孔,髓白色。枝條粗壯,老枝灰褐色,幼枝紫紅色。枝上有卷須,卷須短,多分枝,卷須頂端及尖端有粘性吸盤,遇到物體便吸附在上面,無論是巖石、墻壁或是樹木,均能吸附。
爬山虎的葉:葉互生,小葉肥厚,基部楔形,變異很大,邊緣有粗鋸齒。花枝上的葉寬卵形,長8~18cm,寬6~16cm,常3裂,或下部枝上的葉分裂成3小葉,基部心形。葉綠色,無毛,背面具有白粉,葉背葉脈處有柔毛,秋季變?yōu)轷r紅色。幼枝上的葉較小,常不分裂。
漿果小球形,熟時藍黑色,被白粉,鳥喜食。花期6月,果期9~10月。

爬上虎的生長習(xí)性:
爬山虎適應(yīng)性強,性喜陰濕環(huán)境,但不怕強光,耐寒,耐旱,耐貧瘠,氣候適應(yīng)性廣泛,在暖溫帶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綠或常綠狀態(tài)。
耐修剪,怕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陰濕環(huán)境或向陽處,均能茁壯生長,但在陰濕、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最佳。它對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爬山虎生性隨和,占地少、生長快,綠化覆蓋面積大。一根莖粗2厘米的藤條,種植兩年,墻面綠化覆蓋面便可達30至50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