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合歡
古詩詞里常把合歡和萱草一起并用,用來作為排憂解愁的寄情花木。魏晉時期名士嵇含的《伉儷詩》有句:臨軒樹萱草,中庭植合歡。

南北朝梁簡文帝作有《聽夜妓》,詩云:
合歡蠲忿葉,萱草忘憂條。
何如明月夜,流風拂舞腰。
朱唇隨吹盡,玉釧逐弦搖。
留賓惜殘弄,負態動馀嬌。
唐代詩人陸龜蒙的《庭前》:
合歡能解恚,萱草信忘憂。
盡向庭前種,萋萋特地愁。
古人喜歡在庭前院后栽植合歡、萱草,以花木為鄰,解憂怡情,其樂融融。

古代文人雅士把合歡看做美樹,其婆娑風姿,繚繞清香,令人愛憐有加。
唐代詩人李頎寫有一首《題合歡》:
開花復卷葉,艷眼又驚心。
蝶繞西枝露,風披東干陰。
黃衫漂細蕊,時拂女郎砧。
詩人生動地描繪出合歡的形色、風姿,微風輕拂,黃色的花蕊宛如蝴蝶翩飛,落在了浣衣姑娘搗衣石上。

宋人韓琦的《中書東廳夜合》詩云:
合昏枝老拂檐牙,紅白開成蘸暈花。
最是清香合蠲忿,累旬送風入窗紗。
這里描述的應是紅合歡、白合歡兩種,花朵的醉色和清香讓人難忘。
明代名相李東陽也喜愛合歡:
夜合枝頭別有春,坐含風露入清晨,
任他明月能相照,斂盡芳心不向人。
——《夜合歡》
他是借物喻己,以合歡的高潔孤傲,不與世俗妥協,來表明心跡。

上一篇:合歡和金合歡有什么區別?
下一篇:記憶中的合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