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竹栽培注意事項
1、擺放位置、光照
龜背竹耐陰,忌陽光直曬,作為盆栽放置在室內光亮處最為適宜。
2、溫度
龜背竹喜溫援濕潤,正常室溫即可生長良好。不耐寒,越冬溫度要求在5℃以上。
3、澆水
澆水使培育龜背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澆水少枝葉發(fā)育停滯;澆水太多可能招致爛根死亡;水量適度,則枝葉肥大。

龜背竹的澆水有以下原則:其一是“寧濕勿干”,即比一般花卉水量要大;其二是“兩多兩少”,即夏季高溫季節(jié)要多,冬季要少;生長旺盛的成年株要多,新分栽的幼苗要少。澆水量大發(fā)生爛根的癥狀是:植株停止生長,葉子下垂,失去光澤,葉面凹凸不平。此時,應立即將植株移至濃陰處,澆水量減至最少,只要盆土不干即可。每天用噴壺對葉面多次噴水,停止施肥水。這樣管理半月左右便能逐漸緩過來。
4、施肥
龜背竹為喜肥花卉,對肥料的需求量大于一般常見花卉。每年換盆時,肥土的比例可占1/3甚至更多。肥土的來源廣泛,可在秋季闊葉樹落葉時大量收集,加入少許土、水漚制;也可用人糞尿加土漚制。此肥效力高,方便易行,但應注意充分腐熟。此外,在龜背竹生長期還應追施液肥。液肥可用麻醬渣、馬掌及魚腥水混合泡制。追施液肥,要做到薄肥勤施,不可施濃肥和生肥。一般每隔10-15天澆一次充分腐熟的稀薄液肥。
5、栽培與換盆
龜背竹其栽培對土壤選擇不嚴,以腐葉土最好,盆栽時需在盆中設立支柱,讓它攀附。春季換盆,每年需換一次盆。換盆時間宜在3-4月間進行。換盆時除去陳土,剪去枯根。盆內加入腐熟有機肥或磷、鉀肥作基肥。
6、繁殖
龜背竹用壓條和扦插繁殖。壓條可在5-8月份進行,經(jīng)過3個月左右便可離開母株,成為新株。扦插,可以每年春天從莖上剪下帶節(jié)部分,最好能帶2節(jié)和葉直接插人栽植盆中,澆透水放在溫暖、潮濕、遮陽的地方,一個月左右即生根。
上一篇:龜背竹栽培養(yǎng)護
下一篇:龜背竹會開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