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養護要求
棕竹盆景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等量混合配制作為基質,種植時可加適量基肥。盆栽用土以含大量腐殖質的沙質壤土為最適合,培養土可用園土6份、腐葉土4份混合使用,用燒泥盆栽種。
棕竹為南方植物,宜放置于溫暖、濕潤、通風和較庇蔭的場所。平時養護關鍵是不可讓陽光直射,否則會造成莖葉枯黃,應將盆株放在棚架下、大樹下、有遮陰陽臺及走廊里。生長季要遮陰,尤其夏季忌烈日暴曬,否則葉片發黃,植株生長緩慢而低矮,一般遮陰度掌握50%左右。
棕竹性喜半陰、稍濕潤和通風的環境,有一定的耐寒力,但不耐北方的嚴寒霜凍,該地區只能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內越冬,室溫保持不低于5℃,即可安全越冬。適宜溫度10~30℃,氣溫高于34攝氏度時,葉片常會焦邊,生長停滯,越冬溫度不低于5℃,株形小,生長緩慢。棕竹冬季畏寒,在零下3℃-4℃易受凍害,可移至室內過冬,既可以免受凍害,又可以作為廳堂、客室擺設。露地栽種過冬可以雍土防寒,來春剪去老葉,仍可以萌發出新葉。

夏季氣溫高、土易干,要早晚澆水,并噴葉面水。春秋季節澆水不宜太勤,只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稍帶干)即可,冬季要控制澆水。平時要保持盆土濕潤,但也不可積水,棕竹容易爛根,最怕積水。夏季要早晚澆水,并噴葉面水。
春秋季節每隔3-4星期,施以20%-30%腐熟人糞尿或餅肥水,可使植株生長健壯,葉片青綠。在春夏生長期間,宜薄肥勤施,以腐熟的餅肥水較好,肥料中可加少量的硫酸亞鐵,使其葉色翠綠。旺盛生長期5-9月份每月施液肥1-2次,為控制高度,5月份可澆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長過高。
每隔2年翻盆一次,對新生的植株,可進行分株栽植或重新布局。翻盆時間宜在春季3~4月進行。要換去舊土,培以疏松的腐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