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樹裂果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杏樹裂果是杏子栽培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它不僅會降低果實商品價值,還會農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1、品種原因
因為杏樹的品種不同,它們發生裂果的幾率和裂果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其中大中型果比小型果、扁圓形果比圓形果、早熟果比晚熟果易裂。而在杏子成熟期遇雨,果皮薄、質地柔軟的品種也容易裂果。
防止措施:應該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選擇適宜的品種,建議選擇早熟或晚熟、果肉彈性好和可塑性小的抗裂品種,比如大黃、二紅、串紅杏等。

2、土壤不當
杏樹的生長發育對于土壤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是種植在土壤質地粘重的地塊上,那么杏樹發生裂果的現象極為常見,這時因為粘質土干、濕變化劇烈引起的。
防止措施:所以在種植前要選擇地塊,盡量選擇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也可以通過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來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力,使土壤供水均勻,減輕裂果可能性。
3、水分過多
在杏樹果實成熟期如果連續遇陰雨天氣,或者久旱遇雨以及大水漫灌,都會造成果果實大量吸收而引起裂果,所以很多地區在種植如果當年雨水較多,則裂果現象較嚴重。
防止措施:杏樹不耐澇,所以在雨水要及時排水,否則不僅會造成裂果,極有可能因為積水而引起根系腐爛。而在干旱時則要及時澆水,以滴灌或噴灌為最佳,不宜大水漫灌,尤其是在果實成熟期時,要防止土壤過干或者過濕。
4、果實生長原因
杏子在果實第二次速長期開始裂果,尤其是在著色期在著色部位發生最為嚴重,這時是果實可溶性糖大量轉化積累,這時果皮的耐壓力減小,如果久旱降雨,果肉吸收過多,將果皮直接撐裂,造成裂果。
防止措施:可以利用化學藥品或生長調節劑來處理,可以在果實膨大期和著色期噴施一次稀土溶液或者萘乙酸溶液,這樣能明顯的減輕裂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