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金珊瑚形態特征
灑金珊瑚(別名:灑金桃葉珊瑚、桃葉灑金珊瑚)是園林綠化中一種常見的植物、其樹葉上有金黃色斑點,自然散布在樹葉上,非常美麗。灑金珊瑚在耐陰性非常好、在全光照下生長不良甚至灼傷,主要產地安徽、江蘇長景園林、河南等。
本變種與青木原種的主要區別是:葉片上有大小不等的黃色斑點。形態特征:常綠灌木,高可達3m。叢生,樹冠球形。樹皮初時綠色,平滑,后轉為灰綠色。葉對生,肉革質,矩圓形,緣疏生粗齒牙,兩面油綠而富光澤,葉面黃斑累累,酷似灑金。花單性,雌雄異株,為頂生圓錐花序,花紫褐色。核果長圓形。

適應性強。性喜溫暖陰濕環境,不甚耐寒,在林下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或中性壤土生長繁茂,陽光直射而無庇蔭之處,則生長緩慢,發育不良。耐修剪,病蟲害極少。且對煙害的抗性很強
枝繁葉茂,凌冬不凋,是珍貴的耐陰灌木。宜配植于門庭兩側樹下。庭院墻隅、池畔湖邊和溪流林下,凡陰濕之處無不適宜,若配植于假山上,作花灌木的陪襯,或作樹叢林緣的下層基調樹種,亦甚協調得體。可盆栽,其枝葉常用于瓶插。
灑金珊瑚主要用扦插繁殖,春夏秋季均可,以梅雨季節最佳,扦插時選用一年生的半熟枝作插條,長15厘米左右,切口略傾斜以擴大吸水面積。插后遮蔭,須保持濕潤,插后40-50天生長新根,一年后可移栽,2-3年即可起到綠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