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含羞草
別名:知羞草、怕羞草、喝呼草、怕丑草、望江南、懼內草、感應草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全草,除去泥沙,洗凈,鮮用,或扎成把,曬干。
藥用部位:全草
產地:西南及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等
科:豆科
原植物:含羞草
植物情況:披散半灌木狀草本

含羞草葉對生,羽片通常4,指狀排列于總葉柄之頂端;葉柄長1.5-4cm;托葉披針形,長5-10mm,有剛毛。小葉10-20對,觸之即閉合而下垂;小葉片線狀長圓形,長8-13mm,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略偏斜,邊緣有疏生剛毛。
含羞草頭狀花序具長梗,單生或2-3個生于葉腋,直徑約1cm;花小,淡紅色;苞片線形,邊緣有剛毛;萼漏斗狀,極小,短齒裂;花冠鐘形,上部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無毛,花柱絲狀,柱頭小。
含羞草莢果扁平彎曲,長約14mm,先端有喙,有3-4節,每節有1顆種子,莢緣波狀,具刺毛,成熟時莢節脫落。種子闊卵形。花期3-4月,果期5-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