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松特點
馬尾松也叫松樹,只是松樹有很多種,馬尾松只是其中的一種。不過我們南方所見到的多數是馬尾松。學林業出生的人,最熟悉的樹種應該就是馬尾松。植物的拉丁學名我只記得兩個,一個就是馬尾松,另外一個就是銀杏。
馬尾松曾經是南方森林的主宰。八九十年代,我剛參加工作那會,占比達到百分之七八十,在此以前可以更高。那時候,松樹林是森林的代名詞,其他樹種只能是有限地在某一角落存在,譬如杉木林、柳杉林,都是人工造林。不過那時候的,人工造林還是以馬尾松林為主,它是荒山造林的先鋒樹種,因為馬尾松人工造林不僅成活率高,方法也特別簡單,多數采用“一鋤法”造林。還有飛機播種、人工撤播一般也采用馬尾松種子。另外,馬尾松的天然更新能力也比較好,只要把林地處理好,最好能夠翻耕,那么幾年之后這里又將是郁郁蔥蔥、整齊的馬尾松幼林了。

馬尾松除了作薪柴外,還是一個很好的用材樹種。它的經濟價值高,用途廣,是工農業生產上的重要用材,主要供建筑、枕木、礦柱、制板、包裝箱、家具及木纖維工業(人造絲漿及造紙)原料等用。馬尾松木材極耐水濕,有“水中千年松”之說,特別適用于水下工程。它與另一用材樹種杉木的用途正好互補。
松樹還有兩個小用處值得一說。一是松明,就是含有大量油脂的松木,多為松木的愈傷組織。小時候由于沒有電燈,煤油也很寶貴,常常從松樹上挖來點燈。二是松花粉,農村做麻糍等食物時,用于表面隔離,味道也不錯。同時,松花粉也是一味中藥,具有收斂止血,燥濕斂瘡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