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的價值
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是亞熱帶陽性速生樹種,對氣候條件要求不嚴,對土壤適應性強,適宜溫暖潮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生境,多生于海拔100~2 500 m的向陽山坡或林緣,常與楓香、山槐等組成次生林;也散生于平原或溪谷間及林緣坡地。分布于我國浙江、江蘇、安徽、臺灣、湖北、湖南、河南、廣東、江西、貴州、云南、四川、重慶和陜西、甘肅等省區。
山桐子又名水冬瓜,為大風子科山桐子屬落葉喬木,雌雄異株,高10~15 m,樹皮平滑,灰白色。葉寬卵形至卵狀心形,頂端銳尖至短漸尖、基部常為心形,長7~16 cm,寬5~14 cm,葉緣生疏的鋸齒,葉背面粉白色,掌狀基出脈5~7條,脈腋內生密柔毛;葉柄與葉等長,頂端有2個突起的腺體。圓錐花序,花長12~20 cm,下垂,花黃綠色,萼片通常為5,無花瓣,花單性,雄花有多個雄蕊,雌花有多個退化的雄蕊,子房上位,球形,1室,有3~6個側膜胎座,胚珠多個。漿果球形,紅色,直徑約9 mm,內有多數細小黑色種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山桐子屬側根發達的淺根性樹種,適宜生長于土壤深厚肥沃的立地條件下,須根密集分布于50~60 cm土層中。該樹種對溫度適應范圍較廣,需要充足的陽光、雨水和較高的相對濕度,但怕漬水,幼苗期怕日灼。通透條件好、pH值5.0~7.5的砂壤土更利于其速生性的表現。

山桐子生長迅速,樹形美觀,樹干通直,樹冠呈寶塔形,新葉紅潤,葉大色美,花繁果紅,果實成串下掛似葡萄,入秋紅艷奪目,長期宿留垂掛枝頭,很是美觀,可作四旁樹、行道樹和庭院綠化樹,為城鄉綠化和水土保持的優良樹種。
山桐子是優質高產的木本油科樹種,果肉含油率約43.5%,種子含油率約24.2%,干果出油率達30%,與油菜籽的出油率相仿,被譽為“樹上的油庫”。其油屬半干性油,富含有油酸、亞油酸,還含有月桂酸、亞麻酸、硬脂酸、棕櫚酸、維生素E等成分,既可作油漆等工業原料,又可精煉為優良的食用油。山桐子榨油后的剩余物還可作肥料和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