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繁殖方法
盆景取材與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以播種繁殖為主,也可進行扦插及分蘗繁殖。11月果實成熟,采后堆放,待果皮軟化后搗爛,漂洗凈后取出。枸骨種子須2年發芽,可采取低溫濕沙處理 一年,沙藏期間每隔兩月翻拌一次,保持一定濕度和防止種子變質。種子越年冬季播種,條播行距15~20厘米,播深2~3厘米,上覆蓋焦泥1.5厘米,再蓋 以稻草。3月即可發芽出土,及時揭草,搭棚遮蔭。平時注意澆水、追肥、除草松土等管理工作,幼苗生長較慢,留床1~2年后再行分栽。

扦插繁殖于6月中下旬(梅雨季節)選用當年生半熟枝條為插穗,長度以能帶踵(帶去年部分老枝)為度,留葉4~6片,插深12~23,插后澆透水,搭棚庇蔭, 平時勤澆水,B B保持土壤濕潤。生根后,加強苗期管理,留床1~2年后再移植,春移成活率較高。掘取根部分蘗繁殖亦可。
山野采掘:長江流域中下游山地溝邊常見有枸骨野生植株,可選其多年萌生老樁,掘回后修剪主根,保護好側根,在庇蔭濕潤處培育,待根系發育,新枝萌生后,再上盆加工造型,可制成古雅奇特的觀葉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