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栽植要點
1、挖栽植穴
挖好栽植穴是楊樹栽培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栽植穴宜在秋末冬初開挖,為了讓洞土在冬季經歷凍融和風化過程,在冬季前挖洞可以“增加”栽植穴的效果。穴的長度一般要求80~100cm,深80~100cm。土地黏重、板結及丘陵地土層較薄的,應挖大穴;沙地可挖穴徑60cm左右的小穴。
對于黏重土地、沙土,挖穴應結合土地改良。土地能穿透砂土,改善土地的通風性能。砂土與黏土混合,增加土地儲水和保護肥料的能力。

人工挖穴時,表層熟土與下層生土應分開放置,以便在填穴時將熟士圍填在根部周圍,將原始土地留在地表,讓它經歷風化、成熟,并成為肥沃的表土。用特殊的挖掘機挖穴,穴的直徑與深度大都為70cm左右,顯然偏小。對此,可以再輔以人工擴穴,也可兩穴或三穴連環挖成橢圓形或三角形的穴坑。
挖掘機的挖的穴會影響孔距和孔的深度和寬度,栽植后影響幼林的均勻性,采用人工敷料使植物的行距、深度和寬度達到預期要求。
2、栽植穴預填與施基肥
冬天前挖的洞在春天結冰后被填滿了。坑底層主要是填埋作物秸稈、樹葉、雜草等有機物。它被壓在一層成熟的土地上,土地中含有豐富的微生物,可以促進秸稈的腐爛和分解。第二層填孔應是各種有機肥料,如畜禽糞便,最好是脫粒和成熟。有機肥的用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如每栽1畝施1立方米有機肥,每畝50株,平均每株施入半濕物20~30千克。條件允許時,可在有機肥中摻加過磷酸鈣,每株平均500克。沙土地施入的有機肥可以加些黏土,以提高保肥能力。
填穴的第三層應是栽植苗根部分布層,深度應在40cm左右。應將挖穴時單獨置放的肥沃表土填入這個層次,穴的四周有肥沃表土可取的,可以挖過來填人穴中。這層肥沃的表土對于苗木成活及當年生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沒有施入有機肥的,可以在這個層次施入尿素100~150克、過磷酸鈣500克并攪拌均勻。如此即可等待栽植。
3、苗木準備
自育自裁苗木,宜在春季起苗,隨刨隨栽,省去越冬期苗木假植。苗圃越冬前進行一次灌溉。起苗前一周,視苗圃瑜情及苗木含水情況,最好再灌一次水。起苗后經過分級、修根、剪除枝權、去除病蟲株、去除混雜品種及定干等程序,將苗本置于背陰濕涼處。栽植前一天將苗木完全浸在池塘、水溝中,經24小時充分吸水后栽植。
從外地購進苗木,應事先調查苗木生長、越冬情況,雙方約定起苗時間與苗木分級、修根、剪除枝權及定干要求,確保品種純度,進行病蟲害檢疫,使起刨苗、運輸、浸水、栽植環環扣緊銜接,盡量減少苗木風吹日曬時間,減少水分損失,保持苗木特別是根部新鮮。
4、適當深栽
深苗有利于根部對深水的吸收利用,提高抗旱性、高成活率、較強的生長穩定性。深層植物具有很強的抗風能力。許多林片的成活率低,風害往往會下降,這與淺植有著密切的關系。
上一篇:楊樹的特點
下一篇:紫玉蘭和紅玉蘭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