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栽培技術
杜仲,別稱:杜仲、絲楝樹皮、絲棉皮、棉樹皮、膠樹,藥用杜仲,即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樹皮,是中國名貴滋補藥材。其味甘,性溫。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沖任、固經安胎的功效。 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肝氣虛引起的胞胎不固,陰囊濕癢等癥。
杜仲喜溫暖濕潤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能耐嚴寒,成株在-30℃的條件下可正常生存,我國大部地區均可栽培,適應性很強,對土壤沒有嚴格選擇,但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宜。杜仲樹的生長速度在幼年期較緩慢,速生期出現在7-20年,20年后生長速度又逐年降低,50年后,樹高生長基本停止,植株自然枯萎。多生長于海拔300-500米的低山,谷地或低坡的疏林里,對土壤的選擇并不嚴格,在瘠薄的紅土,或巖石峭壁均能生長。

杜仲是中國的特有種。分布于陜西、甘肅、河南(淅川)、湖北、四川、云南、貴州、湖南、安徽、陜江西、廣西及浙江等省區,現各地廣泛栽種。張家界杜仲之鄉,世界最大的野生杜仲產地,現江蘇國家級林業基地大量人工培育杜仲。杜仲也被引種到歐美各地的植物園,被稱為“中國橡膠樹”,雖然和橡膠樹并沒有任何親緣關系。
選地整地
育苗地宜選向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質壤土地。地選好后,每畝施廄肥3500公斤、餅肥1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然后深翻30厘米,耙細整平做寬1.2米、高20厘米的高畦。定植地可選山區的中山向陽緩坡地,深翻耙平,進行穴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