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的藥理作用
杜仲,為杜仲科落葉喬木。分布在我國西部至中部氣候濕潤、土壤肥沃的地區,為我國特產優良樹種。杜仲是我國名貴的滋補中藥材,它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藥用歷史。早在2000年前我國的第一部藥書《神農本草經》中便明確記載了杜仲皮的藥效:“主治腰脊疼,補中、益精氣、堅筋骨,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久服輕身不老。”明代李時珍在其所著《本草綱目》中稱:杜仲皮色紫,味甘微辛,其性溫平,甘溫能補;微辛能潤,故能入肝而補腎。
近代醫學研究發現,杜仲除傳統的醫療功效外,還具有以下藥理作用和保健功效:

心血管方面的影響,杜仲的降壓作用是經過多年臨床證實的,現代藥理試驗有效地揭示了這一作用的機制。杜仲還具有降低血脂和膽固醇,促進冠狀動脈血液循環,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杜仲葉能顯著改善人體免疫系統的免疫力,防御疾病,抑制病原體的侵人,還具有抗免疫缺陷病毒的作用。并且具有雙向調節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使人體的免疫功能處于良好狀態。這對維持人體的健康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