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杉栽培技術
插后管理
中山杉扦插完成之后應每天檢查插床1次,并按照光照和水分情況,進行遮光和澆水,同時要結合噴藥經常對葉面追肥,葉面追肥可在插穗愈傷組織形成后進行,每隔15天左右追施一次0.2-0.5%尿素液,當根系大量形成后,直至移栽之前,可噴施0.5-0.6%的尿素與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在中山杉嫩枝扦插育苗的過程中,真菌的危害較輕微,但在濕熱的環境中,細菌的繁殖速度較快,尤其是嫩枝上下切口處很容易被細菌感染,所以,應每間隔7-10天噴施1次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可與百菌清交替使用,以免細菌產生抗藥性。

選地
在中山杉造林時,林地的選擇是關鍵,根據中山杉的生長習性,應將造林地址選在地勢較為平坦、排水通暢、土層深厚的地方,土質最好為砂壤土。造林地選好之后,應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天或是造林前1個月的春天進行整地。
種植
種植密度:中山杉造林的株行距一般為3厘米×3厘米或4厘米×4厘米,以錯位三角形的方式布置,挖大穴、深栽植。挖穴的規格為60厘米×60厘米×60厘米,也可以選擇80厘米×80厘米×80厘米。
優選苗木:中山杉造林時,苗木的選擇非常關鍵,直接關系到林木的成活率,為此,應盡量選取2-3年生、高度在1.5-2.5米,帶土球的苗木,并遵循隨起、隨運、隨栽的原則,同時在挖掘和苗木運輸的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護好土球,并在栽植時適當疏枝,如果是大苗造林,則應支立防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