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的形態特征
丹桂的聚傘花序簇生于葉腋,或近于帚狀,每腋內有花多朵;苞片寬卵形,質厚,長2-4毫米,具小尖頭,無毛;花梗細弱,長4-10毫米,無毛;花極芳香;花萼長約1毫米,裂片稍不整齊;花冠黃白色、淡黃色、黃色或桔紅色,長3-4毫米,花冠管僅長0.5-1毫米;雄蕊著生于花冠管中部,花絲極短,長約0.5毫米,花藥長約1毫米,藥隔在花藥先端稍延伸呈不明顯的小尖頭;雌蕊長約1.5毫米,花柱長約0.5毫米。果歪斜,橢圓形,長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常綠性喬木至小喬木,樹冠圓球形,枝條峭立,緊密度中等。樹皮淺灰色,皮孔圓或
橢圓形,數量中等。標準株分枝力平均2.8個,春梢平均長度為13.4cm,節數平均7.0節/梢;腋芽數平均28.0枚/梢,每節單側3芽及3芽以上疊生率占58.4%。葉深綠至墨綠色,硬革質、質地厚硬,有光澤;葉身狹長,呈長橢圓狀披針形;葉長8.0~13.0cm,平均10.0cm,葉寬2.1~4.0cm,平均3.3cm,長寬比約3.0;葉面內折、中脈深凹;側脈8~10對、全緣,網脈兩面明顯;葉緣微波曲、反卷,全緣或中上部有疏尖鋸齒;葉身先端長尖、反曲,葉基楔形或寬楔形,葉柄平均長度0.8cm?;ㄆ?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冠近平展,花冠裂片卵圓形;花色橙黃,國際色卡編號為25A(橙色);香味淡,不結實。

丹桂樹常見的蟲害主要有蚧殼蟲、螨(紅蜘蛛)、刺蛾(毛蟲)等。螨又稱紅蜘蛛,成齡葉片被害,呈灰黃色,有細小、黃中帶白斑點,嫩葉在五月中旬被害葉片變形、凹凸不平,呈黃褐色斑塊。
預防管理方法:蚧殼蟲在發現幼蟲初期每隔七天用藥一次,農藥用40%氧化樂果800倍液;螨:用“金霸螨”、“螨殺得”等殺螨劑在每年生長季節用藥2—3次,可有效消除其造成危害;刺蛾、其幼蟲啃食葉片,殘害葉脈,將葉咬成缺口和孔洞,可選用90%敵百蟲2000倍液,或用80%敵敵畏乳液1000倍液等噴霧處理1—2次,間隔期10—15天。
上一篇:掉光花的桂花盆景怎么養?
下一篇:丹桂的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