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海棠的繁殖方法
紅寶石海棠(學名:Malus micromalus cv. “Ruby”):從美國引種,是集葉、花、果、枝、樹形同觀共賞的綠化、彩化樹種。該樹種以其優美的樹形、豐富多彩的觀賞效果成為中國珍貴的城市綠化彩色樹種。具有“葉紅、花紅、果紅、枝亦紅”的特點,花、果、枝干、葉在生長期中均表現出紅寶石顏色。春季紅色的枝條發芽后,其嫩芽嫩葉血紅,紅寶石海棠整個生長季節葉片呈紫紅色,整株色感極好,蠟質光亮。開出花朵粉紅色,花期4-5月。坐果后鮮紅的果實掛滿全樹,果為紅色梨果,接近于球形,果實成熟期為8-9月份。秋天滿樹紅葉,滿枝紅果,滿樹紫枝,果實累累。冬季,鮮紅的枝條。
繁殖方法如下:
催芽:于11月下旬結凍前,選地勢高,排水量良好的地方挖坑,深70厘米,寬80厘米,其長度視種子多少而定。早春可往種子堆上灑些水以免過于干燥,土壤解凍后,每周檢查坑內溫、濕度,坑內溫度應保持在0-5℃,到3月下旬-4月上旬,將種子取出,放入20-25℃溫室內催芽,待種子吐白后即可播種。
播種:采用寬窄行條播,寬行60cm,窄行30cm,每畦中鋪60~70cm寬的膜3條,在膜上每隔5~6cm打洞,將處理好的種子每穴播2~3粒,平均每畝播種量為1.5kg左右。播后在膜上順著播種行覆蓋5cm寬、2cm厚的土壤,1星期左右出苗,待苗木5~6cm高時,才能澆水。

間苗:春季幼苗長出4~5片真葉時,對過密的苗木要及時進行間苗,缺苗斷行處要補苗。一搬分2次間苗,當苗高3~4cm時,進行第一次間苗,苗高5~6cm時定苗,去弱留強,每米留苗15株左右,畝產苗l萬株以上。
澆水:苗木出齊后,當中午苗木葉子出現萎蔫現象時,應立即灌水。以后每隔10-15天灌水1次,9月上旬停止灌水。全年灌水9-10次。
施肥:定植第一年6月追施無機肥,每株樹施50g,在樹的一旁挖穴施入,然后澆水,應做到灌1次水松1次土。在定植的第二年,每年追施兩次無機肥,一般在5月底和7月中旬各施1次,每株樹施肥量大約20~30g,同時在第一次中耕前還要施1次腐熟有機肥。
修剪:定植當年,是緩苗期,修剪量不宜過大。第二年,要及時剪除干枯枝,為培養骨干枝,一般選留4對健壯、分枝均勻的側枝作為主枝,除去其余側枝,最好下強上弱,主枝與中央領導干成40°-60°的角,且主枝要相互錯開,每個方向每對主枝間的距離為30-40厘米。冠幅與枝下高度的比值一般為2∶1,使全株形成圓錐形樹冠。
除草:當年移植的苗木,在生長期間結合灌水及時中耕除草。一般在7月中旬要對土壤進行中耕,鏟除雜草,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狀態,防止雜草與苗木爭奪水分和營養,同時剪除苗木病枯枝。
上一篇:紅寶石海棠植物介紹
下一篇:紅寶石海棠與王族海棠直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