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楊的修剪方法
楓楊在栽植前應按使用要求進行截干處理,截干后及時對傷口進行處理,防止腐爛并減少水分蒸發。種植成活后,剪口下會萌發一些新枝,當新枝長至40厘米左右時,選擇三四個長勢健壯,離主干頂端較近,分布均勻的枝作主枝培養。所選枝條應不在同一軌跡生長,且與主干有一定的夾角,其余枝條全部從基部疏除。秋末落葉后對所選留的主枝進行短截,剪口下留外芽,翌年對主枝上的新生枝條進行修剪。

在每個主枝上選留2個側枝,其余全部疏除。七八月份對側枝進行摘心處理,秋末對側枝上的枝條進行修剪,以疏枝為主,短截為輔,每個側枝上保留兩三個二級側枝,對所保留的二級側枝進行短截。經過3年的修剪,楓楊的基本樹形即可形成,在以后的管理中,只需進行常規修剪,將病蟲枝、下垂枝、干枯枝、過密枝、交叉枝進行修剪即可。
楓楊喜深厚肥沃濕潤的土壤,以溫度不太低,雨量比較多的暖溫帶和亞熱帶氣候較為適宜。喜光樹種,不耐庇蔭。耐濕性強,但不耐長期積水和水位太高之地。深根性樹種,主根明顯,側根發達。萌芽力很強,生長很快。對有害氣體二氧化硫及氯氣的抗性弱。受害后葉片迅速由綠色變為紅褐色至紫褐色,易脫落。受到二氧化硫危害嚴重者,幾小時內使葉全部落光。楓楊初期生長較慢,后期生長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