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海棠的繁殖方法
玻璃海棠的繁殖主要有播種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其中播種是在早春或初秋進行,10天左右即可出苗,扦插全年均可進行扦插,以春秋雨季為宜,五十天左右生根,分株繁殖時,可將植株的根切分數塊,切口處涂以草木灰以防腐爛,分盆栽植即可。
1、播種:
一般在早春或初秋時進行。種子細小如粉末,用淺盆裝疏松肥沃的壤土,澆足水滲下后,將種子均勻的撒播在土面上??刹槐厣w土,盆上蓋玻璃,溫度保持在20℃左右,10天左右即可出苗。真葉三、四片時移植小盆內,苗高8至10厘米時定植在12厘米盆內,并進行打頂摘心,以促進分枝,三、四個月后即可開花。

以早春及秋季為宜,專業的栽培一般采用溫室栽培,因為在溫室中播種,易于控制溫度及濕度,幼苗生長良好。
播種前先將培養土準備好,裝入播種容器中,灑水使之濕潤,并用手輕輕壓平,然后用手指或鉛筆等細長物,橫向每隔1-2厘米壓出一條播種帶,為避免種子落入土壤空隙中,切忌劃出播種溝,為確保播種的均勻度,種子應拌與干凈的細砂后進行播種。但因種子極為細小,需注意不要被手指揉破,或被風或播種者之呼氣吹走。
播種后不要覆土,發芽溫度控制在25.5-26.5℃之間,相對濕度為90-100%,需光經6-7天后種子陸續發芽,濕度也稍微降低到90%,仍予照光。此時成功的關鍵是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以防止幼苗外在的根系干涸致死。介質濕度可適當降低,以便根系能向介質內部生長,介質宜選用疏松、含遲效肥、通透性好的輕質材料。
介質的鹽堿度不可過高,以免期產生水漬失綠現象。因種子相當小,播種后澆水應特別小心,一般采用彌霧法補水,以免沖走種。子或沖倒幼苗。種子發芽后只需散射光即可,子葉貼土,可多放2周。
苗期注意濕度,以免因濕度過大引起莖、根腐爛,甚至引起倒苗。第一枚真葉出來有手指甲那么大時即可開始間斷控水,促進長根。前期主根明顯增多。根系生長前期較上部分要慢,在子葉圓形貼地時可用50ppm硝酸鉀溶液+50PPm的過磷酸鈣溶液噴灑。
5-7天一次肥,以促進根系生長。另外播種后可用硝酸鉀溶液50PPm噴灑1-2次起浸潤作用(Priming),利用鉀的作用促進種子發芽。一般發芽需10-15天,真葉長出需20-25天,一個月后莖開始增粗拔節,并有葉脈出現,進入快速生長期(以昆明11—2月份資料為準)。溫暖季節可適當縮短一點??偟膩碚f玻璃海棠的苗齡一般需1.5-2個月,冬季寒冷季節需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