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的特點
櫻花便自古被日本人當作神木,并且常與祭祀相關聯。最早,野生的山櫻花常生長在林邊或是海拔較低的地區,人們喜歡把它從山野移栽至祭祀場所,以方便觀察物候和祭祀,而這也是日本人最早栽培櫻花的緣由之一。
日本人用櫻花來代表春季,在中國古代,人們也常用“櫻筍時”來表示陽春三月,唐鄭谷有《自貽》詩云:“恨拋水國荷蓑雨,貧過長安櫻筍時”。這里的“櫻筍時”就是櫻桃和春筍上市的日子。

中國對櫻屬植物的利用多在櫻桃,中國櫻桃花期要比山櫻花早半月左右,果實可食且酸甜可口,是選育的重點;而日本的山櫻花果實紫黑而小,苦澀難食,所以重在賞花。隨著中日交流,甜美的中國櫻桃被引種至日本后,得名“唐實櫻”,并成為培育早開櫻花的親本之一。
日本賞櫻的傳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平安時代。當時,京都、奈良是賞櫻的中心,最早的吉野櫻就是指奈良縣南吉野山上的野生山櫻花。
到了江戶時代,從王公貴族到商人百姓,人人對櫻花都有極大的興趣,此時也是日本賞櫻最為流行的時代。
與一般櫻花相比,染井吉野壽命更長,生長更迅速,花量也更多。染井吉野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花期出奇地一致。因為普通櫻花利用種子有性繁殖,基因多樣性高,花期很難保證一致;而染井吉野天生無法結果,只能依靠嫁接或者扦插繁殖,因此基因高度一致,這樣便可以呈現幾十棵幾百棵甚至幾千棵櫻花樹同時開花又同時飄落的壯觀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