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葉植物黃連木
黃連 Coptis chinensis
根狀莖為著名中藥“黃連”,含小檗堿、黃連堿、甲基黃連堿、掌葉防己堿等多種生物堿。《本草綱目》中記載:“其根連珠而色黃,故名。”
黃連始栽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也許因為長期作為藥材使用,抑或加上生境的破壞和氣候的變化,如今,我國分布的6種黃連屬植物中,除了五葉黃連C. quinquefolia外,其余均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列為極危(CR)、瀕危(EN)或易危(VU)。

黃連木是非常優秀的秋季觀葉樹種,其樣貌會隨著四季的變化而呈現出多樣的改變:早春時節,黃連木的嫩葉和雄花序初成面貌,為紫紅色,入秋后葉片如楓葉般轉為深紅色。
而黃連木的果實初生時為黃白色,隨著季節變遷會變成紅色或藍紫色,直至果實成熟,為銅綠色或藍綠色。
果實初期為粉紅色,成熟時分兩類:近藍色或綠色的果實為飽滿種子,呈紅色的果實為空心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