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木介紹
黃連木(拉丁學名: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別名楷木、楷樹、黃楝樹、藥樹、藥木,為漆樹科黃連木屬植物。落葉喬木,高達25~30m;樹皮裂成小方塊狀;小枝有柔毛,冬芽紅褐色。偶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7對,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cm,全緣,基歪斜?;ㄐ。瑔涡援愔?,無花瓣;雌花成腋生圓錐花序,雄花成密總狀花序。核果球形,徑約6mm,熟時紅色或紫藍色。中國黃河流域至華南、西南地區均有分布。喜光,適應性強,耐干旱瘠薄,對二氧化硫和煙的抗性較強;深根性??癸L力強,生長較慢,壽命長。枝密葉繁,秋葉變為橙黃或鮮紅色;雌花序紫紅色,能一直保持到深秋,也甚美觀;宜作庭蔭樹及山地風景樹種。木材堅硬致密,可作雕刻用材;種子可榨油。

黃連木生長習性
喜光,幼時稍耐蔭;喜溫暖,畏嚴寒;耐干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性、中性和微堿性的沙質、粘質土均能適應,而以在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巖山地生長最好。深根性,主根發達,抗風力強;萌芽力強。生長較慢,壽命可長達300年以上。對二氧化硫、氯化氫和煤煙的抗性較強。
黃連木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25~30米;樹干扭曲。樹皮暗褐色,呈鱗片狀剝落,幼枝灰棕色,具細小皮孔,疏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奇數羽狀復葉互生,有小葉5-6對,葉軸具條紋,被微柔毛,葉柄上面平,被微柔毛;小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偏斜,全緣,兩面沿中脈和側脈被卷曲微柔毛或近無毛,側脈和細脈兩面突起;小葉柄長1-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