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果實是什么樣的呢?
海桐花科海桐屬,拉丁學名Pittosporum tobira。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米。常栽培作綠籬,單葉,互生,聚生于枝頂。
葉二年生,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1.5-4厘米,葉先端圓形或鈍,常微凹入或為微心形,基部窄楔形,全緣,干后反卷,葉柄長達2厘米。

葉痕見3條維管束斷痕,傘形花序或傘房狀傘形花序頂生或近頂生,密被黃褐色柔毛,花梗長1-2厘米。
海桐花白色,有芳香,后變黃色;花瓣倒披針形,長1-1.2厘米,離生;雄蕊2型,退化雄蕊的花絲短,側膜胎座3個,胚珠多數,2列著生于胎座中段,蒴果圓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徑12毫米。
子房柄長1-2毫米。作者理解,果實基部較細短部位由子房柄發育而來,花柱果時宿存。果實3片裂開,果片木質,厚1.5毫米,內側黃褐色;種子多數,長4毫米,多角形,紅色,種柄長約2毫米。
分布于長江以南濱海各省,內地多為栽培供觀賞;亦見于日本及朝鮮,海桐經長期栽培,雄蕊常表現退化而不育,結實率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