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泡桐
九月的泡桐正是夏日之姿,闊大的心形葉片舒展著,綠綠生蔭,搖搖生風。觀察發現樹上生著兩種“果子”,一種淺黃色,顆粒小,一種碧綠色,像未成熟的小棉桃。此后,小棉桃成熟,變成枯褐色,應該就是它的果實了。那另一種呢?翻了文獻得知,竟是它的花芽!彼時還著夏裙,一想到這小小的花芽要穿越整個冬季,在次年春天開花,便覺得不可思議。雖然,后來我漸漸得知許多樹都是在夏季孕育花芽、葉芽或兩者的混合芽,但總比不上泡桐帶給我的,因為那是自然的啟蒙之光。

有些樹的葉子一夜落盡,像南酸棗,空落得突兀;而有些樹的葉子漸變為秋色后,仍有不少留存在樹冠上直至第二年,像二球懸鈴木。泡桐的樹葉不會變黃,也不會迅速落盡,而是片片疏落。冬夜,窗外的樹群被寒風搖拽著,泡桐的葉片大,枝條廣,在樟樹如云的樹冠及繁密樹葉的映襯下,便顯得更加蕭瑟和清凄了。
泡桐有兩種,開白花的白花泡桐和開紫花的毛泡桐,白花泡桐花期似乎更早些。經過多次觀察和對比,發現了兩者的許多不同之處。就整棵花樹而言,白花泡桐花序短,花朵團團圍聚于枝頂,氣勢恢宏,更顯大氣;而毛泡桐花序長度約是白花泡桐的兩倍,枝條柔長,風姿更為綽約。從陳翥的“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瑤華。紫者吐芳華,爛若舒朝霞。”亦可作不同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