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梅不是梅
盡管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但蠟梅不是梅這件事古人一直沒搞清楚。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它一直是被當作黃色的梅花而稱為黃梅的。直到宋朝元佑年間,蘇軾寫道:“香氣似梅,似女工撚蠟所成,因謂蠟梅。”這里的蠟指的是蜂蠟,顏色黃,以顏色的類似命名了植物。蠟字簡化為蠟,所以寫作蠟梅或蠟梅是沒問題的。
還有一個說法是這種植物于臘月間開花,所以寫作臘梅也沒錯。這個說法是不求甚解的,混淆了臘和臘的原義。古人在年末祭祀眾神,這種行為叫作“臘”,于是十二月又名臘月。這種祭祀“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蠟,秦曰臘”,可見蠟字(不是蠟的簡化)比臘更早用于表達這個意思,不過這里它讀作“乍”。換句話說,就算要用花期來命名這種植物,也應該寫作蠟梅。

蠟梅的屬名Chimonanthus是由希臘文cheimon(冬天)和anthos(花)合成的,碰巧也是那個臘月的意思。這是一個很小的屬,只有三個種;屬于一個很小的科(蠟梅科Calycanthaceae),只有三個屬。這個科的模式屬Calycanthus夏蠟梅屬很有意思,也只有三個種,但呈現鮮明的東亞北美間斷分布式樣。夏蠟梅C. chinensis中國特產,顧名思義是夏天開,比蠟梅美得多。美國夏蠟梅C. floridus產于美國東海岸,花深紅色。加州夏蠟梅C. occidentalis特產加州,花色比前者淺。這三個被大陸和大洋隔開的物種居然還能雜交,我在密蘇里植物園見過它們無節操的后代。
蠟梅在中國有很多栽培品種。野生的蠟梅分布于秦嶺、大巴山直到大別山一代,花朵小、顏色淺、香氣淡,內輪花被片作紫色。具有這些性狀的品種被稱為“狗蠅蠟梅”,是下品。好的蠟梅品種黃色更深、香味濃郁,內外花被片顏色一致,即所謂“素心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