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吉丁蟲防治方法
蟲體特征
合歡吉丁蟲屬鞘翅目,吉丁蟲科。成蟲體長3.5毫米至4毫米,銅綠色,稍帶光澤,幼蟲老熟時體長5毫米至6毫米,頭很小,黑褐色,胸部較寬,腹部較細,無足。蛀干害蟲,幼蟲蛀食樹皮和木質部邊材部分,破壞樹木疏導功能,嚴重時造成樹木死亡。
發(fā)生特點

合歡吉丁蟲一年發(fā)生一代,6月下旬以老熟幼蟲在被害樹干內越冬。次年在隧道內化蛹,6月上旬合歡樹花蕾期成蟲開始羽化外出,常在樹皮上爬動,并到樹冠上啃食樹葉。多在干和枝上產卵,每處產卵一粒。幼蟲孵化潛入樹皮危害,到9月至10月被害處流出黑褐色膠,一直危害到11月幼蟲開始越冬。
防治方法
六月上旬成蟲羽化期往樹冠、干、枝上噴1500倍至2000倍的20%菊殺乳油等殺成蟲。
5月成蟲羽化前進行樹干涂白,防止產卵。
幼蟲初在樹皮內危害時,往被害處涂煤油和溴氰菊酯混合液(1:1),殺樹皮內幼蟲。
加強栽植前檢疫,及災后加強管理,及時發(fā)現蟲害,及時清理枯株,減少蟲源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