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櫻的形態特征
晚櫻屬落葉喬木,少數為常綠或灌木。樹皮帶銀灰色。葉片橢圓狀卵形、長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2厘米,寬3—6厘米,邊緣有尖銳的單或重鋸齒,多少帶刺芒狀,表面無毛,背面沿葉脈有短柔毛。花3—6朵成傘房狀總狀花序,花序梗短;花先于葉開放,初放時淡紅色,后白色,直徑2—3厘米;花柄長約2厘米,有短柔毛;萼筒管狀,帶紫紅色,外有短柔毛,萼片邊緣有細齒;花瓣頂端內凹;花柱近基部有柔毛。核果近球形,熟時由紅色變紫褐色,直徑約1厘米。花期3月底或4月初。

晚櫻花色豐富,花期整齊,常常一夜之間就能繁花滿枝,但花期很短,大多數只能維持1周左右。一般先于葉或者與葉同時開放,春季萌發的新葉有嫩綠色和茶褐色兩種,這也是鑒別櫻花品種的重要特征。櫻花屬淺根性樹種,喜陽光、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櫻花單葉互生,葉有鋸齒,葉柄和葉片基部常有腺體。單瓣櫻花的花瓣、萼片常為5枚。雄蕊30~40枚,雌蕊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