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榆的病害防治
病害
流膠病:此病主要發生于樹干和主枝,枝條上也可發生。發病初期,病部稍腫脹,呈暗褐色,表面濕潤,后病部凹陷裂開,溢出淡黃色半透明的柔軟膠塊,最后變成琥珀狀硬質膠塊,表面光滑發亮。樹木生長衰弱,發生嚴重時可引起部分枝條干枯。

該病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大致可分為生理性流膠,如凍害、日灼及機械損傷或蟲害造成的傷口等;還有侵染性流膠,細菌、真菌都可引起流膠,致病病菌尚不清楚。
防治措施:(1)刮疤涂藥。用刀片刮除枝干上的膠狀物,然后用梳理劑和藥劑涂抹傷口。(2)加強管理,冬季注意防寒、防凍,可涂白或涂梳理劑。夏季注意防日灼,及時防治枝干病蟲害,盡量避免機械損傷。(3)在早春萌動前噴石硫合劑,每10天噴1次,連噴2次,以殺死越冬病菌。發病期噴百菌清或多菌靈800~1000倍液。
榆樹黑斑病:病害主要發生在葉上,病發引起過早落葉,甚至導致小枝枯死,影響樹木正常生長。
防治方法:(1)病發枝葉收集燒毀。發病初期,及時剪掉病變枝條,減少病菌的傳染。(2)在榆樹放葉后,子囊孢子飛散前,可噴灑1%波爾多液或65%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每周1次,連續噴2~3次。此外,也可施用65%可濕性福美鐵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