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柏植物介紹
小龍柏在春季扦插比較適宜,在氣溫24℃至30℃的條件下進行扦插,插穗應剪取母株外圍向陽面長15厘米左右的頂梢,把剪口浸入600ppm的吲哚乙酸溶液1分鐘即可,扦插基質可用蛭石、質地純凈的河沙、草炭土或草炭土與河沙各半摻勻的土壤。
形態特征

常綠小喬木,可達4—8米。
樹皮呈深灰色,樹干表面有縱裂紋。
樹冠圓柱狀。
葉大部分為鱗狀葉(與檜的主要區別),少量為刺形葉, 沿枝條緊密排列成十字對生。
花(孢子葉球)單性,雌雄異株,于春天開花,花細小,淡黃綠色,并不顯著,頂生于枝條末端。
漿質球果,表面披有一層碧藍色的蠟粉,內藏兩顆種子。
枝條長大時會呈螺旋伸展,向上盤曲,好像盤龍姿態,故名“龍柏”。
有特殊的芬芳氣味,近處可嗅到。
龍柏主枝延伸性強,但在江南不向外開展而向上繞主干回旋,側枝排列緊密,全樹婉如雙龍抱柱。
因此下枝要妥善保存,不可隨意剪除或損壞,否則將形成吊腳苗,大損觀瞻。
生長習性
龍柏喜深厚肥沃的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忌潮濕漬水,否則將引起黃葉,生長不良。
凡排水良好、土層深厚之地,生長良好。
耐旱力強,夏秋只要將根際或苗床進行覆蓋。
主要價值
由于樹形優美,枝葉碧綠青翠,公園籬笆,公路兩邊綠化首選苗木,所以多被種植于庭園作美化用途。
特別適宜作園林色塊,種植密度高,單個工程用量大。
龍柏在造景藝術方面,可以修剪成塔形、龍形和高桿。
可應用于公園、庭園、綠墻和高速公路中央隔離帶。小龍柏移栽成活率高,恢復速度快,是園林綠化中使用最多的灌木,其本身清脆油亮,生長健康旺盛,觀賞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