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蘭炭疽病發生特點
蔥蘭為石蒜科多年生的常綠球根花卉。顧名思義它的葉子像蔥,蔥一樣的清秀碧綠,蔥一樣的亭亭玉立。蔥蘭原產美洲,江南地區最常見的地被植物。相貌平平的它在人們眼里與草沒有什么兩樣,只有當花季來臨它靜靜綻放的時候,令所有見到它的人為之動容,為之驚呼。植株低矮整齊,花朵繁多,花期長,常用作花壇的鑲邊材料,也宜綠地叢植,最宜作林下半陰處的地被植物,或于庭院小徑旁栽植。蔥蘭是一種很常見的植物,校園里的花壇、公園里的綠化帶都能看到它纖瘦的身影。
它看似柔弱卻耐寒力極強,在-10℃的低溫下也不會受凍。進入寒冷蕭條的冬季,面對滿地落葉,同伴小草已萎靡枯黃的情景,它仍倔強得讓植株保持翠綠的本色。但近年來,發現其常常會發生一種比較嚴重的病害———蔥蘭炭疽病。

發病成因
蔥蘭炭疽病的病菌主要借助風雨進行傳播,且多數是從傷口開始侵染。在生長季節,蔥蘭炭疽病的病菌可以重復、多次侵染。而蔥蘭大面積、成片患上炭疽病,基本上也是由于種植密度過大,通風不良,再加上空氣濕度偏大造成病部濕潤,進而利于該病菌孢子的生存,使其加快繁殖速度而造成。
在降雨量較多的季節里,特別是在多雨、溫度多變的早春,蔥蘭炭疽病更易發生。平均氣溫在20℃至28℃之間,是比較適宜該病菌的。在江蘇4月中、下旬,蔥蘭炭疽病的發生會有所加重。5月-6月,進入發病盛期。
為害癥狀
蔥蘭炭疽病主要會侵害蔥蘭的葉片,葉尖或者是葉片的邊緣,最先遭受到侵染。受到侵染的葉尖、葉片的邊緣常常會呈現出紅褐色、針尖狀大小的病斑。病斑會分布在葉基部至葉先端上面。此后,紅褐色病斑還會逐漸擴大,看似梭形。有的病斑還會匯聚在一起,形成似段條狀的紅褐斑。此時的蔥蘭葉片看上去就像被噴灑上了紅色油漆。最終,受害的蔥蘭葉片枯死,并呈現出紅褐色、卷曲狀。當蔥蘭炭疽病為害特別嚴重時,整叢連片的蔥蘭葉片呈現出紅褐色枯萎的卷曲狀。在蔥蘭發病較重時,如不能及時開展防治工作,往往造成成片蔥蘭枯萎死亡。即使在蔥蘭炭疽病發病較輕的情況下,也會影響蔥蘭的開花,進而降低蔥蘭的觀賞性,影響其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