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警惕葉枯病
葉枯病是7-10月份多發病害之一,是一種常見真菌性病害,主要是危害植株的葉子,如果不加防治,病害就會從一片葉子蔓延到整個植株的葉子,導致整個植株的葉子干枯脫落。
葉枯病多從葉緣、葉尖侵染發生,病葉初期先變黃,黃色部分逐漸變褐色壞死。由局部擴展到整個葉脈,病斑由小到大呈不規則狀,紅褐色至灰褐色,連片成大枯斑,干枯面積達葉片的1/3-1/2,其外緣有時還有寬窄不等的黃色淺帶。
隨后,病斑逐漸向葉基部延伸,直至整個葉片變為褐色至灰褐色。在病葉背面或正面出現黑色絨毛狀物或黑色小點。如桂花葉枯病(亦稱枯斑病)、銀杏葉枯病、月季葉枯病。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擬莖點霉屬真菌,病原菌以子實體和分生孢子在病葉上越冬,翌年在溫度適宜時,病菌的孢子借風、雨傳播到寄主植物上發生侵染。該病在7-10月份均可發生,植株下部葉片發病重。高溫多濕、通風不良均有利于病害的發生,植株生長勢弱的發病較嚴重。
1.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并集中燒毀,減少翌年的侵染來源。
2.栽植地要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增施有機肥料及磷、鉀肥。控制栽植密度,使其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侵染機會。改噴澆為滴灌或流水澆灌,減少病菌的傳播
3.生長季節在發病嚴重的區域,從6月下旬發病初期到10月間,每隔10天左右噴1次藥,連噴幾次可有效的予以防治。常用藥劑有以下幾種可供選用或交替使用。
常用藥劑: ■ 1:1:100倍的波爾多液
■ 50%托布津500-800倍液
■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
■ 40%膠懸劑600-800倍
葉枯病多從葉緣、葉尖侵染發生,病葉初期先變黃,黃色部分逐漸變褐色壞死。由局部擴展到整個葉脈,病斑由小到大呈不規則狀,紅褐色至灰褐色,連片成大枯斑,干枯面積達葉片的1/3-1/2,其外緣有時還有寬窄不等的黃色淺帶。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擬莖點霉屬真菌,病原菌以子實體和分生孢子在病葉上越冬,翌年在溫度適宜時,病菌的孢子借風、雨傳播到寄主植物上發生侵染。該病在7-10月份均可發生,植株下部葉片發病重。高溫多濕、通風不良均有利于病害的發生,植株生長勢弱的發病較嚴重。
1.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并集中燒毀,減少翌年的侵染來源。
3.生長季節在發病嚴重的區域,從6月下旬發病初期到10月間,每隔10天左右噴1次藥,連噴幾次可有效的予以防治。常用藥劑有以下幾種可供選用或交替使用。
常用藥劑: ■ 1:1:100倍的波爾多液
■ 50%托布津500-800倍液
■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
■ 40%膠懸劑600-800倍
上一篇:秋天的銀杏,格外的美
下一篇:銀杏果,為啥臭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