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泰山石
泰山石文化源遠流長。《詩經.魯頌》中歌道:“泰山巖巖,魯邦所瞻”。春秋時代齊國名相晏嬰第一個賦予泰山石以文化內涵。他說,要辦好國家的事情,需要許多像泰山石一樣高尚堅韌的人輔佐。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用“人固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來歌頌視死如歸的精神。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則用“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表達對偉大人格的崇敬。李白寫泰山極頂的奇石:“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天光搖空碧。”中國幾乎所有的古典文學名著,如《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聊齋志異》、《老殘游記》等,都對泰山石有過精彩的描述,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名山大川中是絕無僅有的。
泰山石的觀賞收藏歷史久遠。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文物中,就有了石珠項鏈、松綠石、玉石飾物,關于泰山觀賞石的記載,在《山海經》、《魏書》、《池北偶談》、《西清硯譜》等典籍中,俯拾可得。明代萬歷年間編寫的《素園石譜》中錄入泰山奇石二枚,其中一枚為秋泉真人所藏,元代趙孟頫配圖詠道:“奧從混沌元氣判,自然凝結非琢磨,人間奇物不易得,一見大呼爭摩娑。”足見此石之奇美。

泰山石為斜長片麻巖、黑云母角閃斜長片麻巖、片麻狀花崗巖、花崗片麻巖及細粒角閃石巖等。其圖紋是晚期由于地質原因,被重熔的斜長石、石英等淺色礦物巖汁,充填在淺部巖石的裂隙中,形成各種網狀、枝叉狀、條帶狀、團塊狀等脈體。在地殼變動中,這些變質巖形成孤立塊體,崩落、滾入溝谷河道,經流水沖刷和砂石磨礪而成為奇石。
目前已發現的泰山奇石二十余種,從狹意上講,泰山石主要指泰山卵石,其數量最多,質量最好,最具代表性。此外,比較有名氣的石種,還有泰山景觀石、泰山碧玉、泰山墨玉、泰山泰黃石、泰山三葉蟲化石、泰山花崗石、泰山金錢石、泰山雞血石、泰山龜紋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