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的剪法
迎春花可以打頭,但要分季節,在六月上旬以前修剪的話,每根枝條只留下基部的兩對葉片即可,因為這時花芽還沒開始分化,如果留下的枝條過長就會形成光禿禿的一段(迎春花有一種特性,即使同樣是上一年生出的枝條,如果在花芽開始分化前,當年生的枝條上又分化出新的枝條,那么明年春天的花就會著生在新枝條上,最初生出的那一段枝條一般不會著花,就算偶爾著花也很稀疏),影響美觀,所以這時如果要修剪就一定要剪短(如果是春節時觀花的,一般在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旬進行強剪,每根枝條只留下一對或兩對葉,此時絕不能只打頭,因為迎春開花后即開始萌發,但此時氣溫尚低,加之室內關照不足,新萌發的枝條比較瘦弱,節間較長——有的花友喜歡將開花后的迎春搬到室外,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迎春雖然抗寒力強,能耐零下2、30°的低溫,但前提必須是樹液尚未流動,一旦樹液開始流動,迎春的抗寒力就會大大減弱,而春節過后的氣溫還很低,開花后的迎春很容易受凍傷,輕者部分枝條枯死,影響整株盆景的造型,重者全株死亡,因此開花后的迎春最好還是放在室內較陰涼的地方,用強剪和控水來抑制其萌發)。

如果不是為了增加枝條數量或快速增干,迎春一年強剪以至兩次就可以了,強剪后萌發出的枝條任其生長就行,但在六月底以前要適當控水,以利縮短新生枝條的節間,增加著花量,并及時剪去瘦弱枝、瘋長枝、內堂枝和影響整株造型的枝條(這個要從基部剪掉,或捏住要去掉的枝條基部撕下來,這樣枝干愈合后就會形成很漂亮的傷疤——這在盆景造型技法中叫撕枝,撕枝必須等要撕掉的枝條基部半木質化后才能進行,否則沒有效果,而這一般只用在主干上萌發的瘋長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