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屬于四季樹
苦楝是最典型的鄉土樹種之一了,總是伴隨著我們成長,記錄著我們小時候在樹下的故事,在我們的記憶里,也總有被爺爺奶奶帶著在樹下乘涼的故事。但是這樣美麗的樹,卻進不了城。諸暨城里的行道樹這么多,樟樹、銀杏、玉蘭、杜英、櫻花、梅花、欒樹、梧桐,獨獨沒有成行的苦楝樹。原來,對于城市居民來說,苦楝開的花,發出的味道并不是每個人都認為是香味,有很多人無法忍受濃郁的花香,到了冬天,苦楝的果子掉在地上后一踩下去爛唧唧的,還有股怪味。給城市搞衛生增加難度。對于推廣的園林公司來說,苦楝對土壤要求不嚴、生長得太迅速了,推廣無錢賺,管理有難度。不過也有拿苦楝樹來做行道樹的城市。







但其實苦楝樹是一個挺不受待見的樹種,苦楝樹的寓意不太好,苦楝與“苦戀”同音,再加上果實是苦的,有一首民謠唱的“蠶豆開花黑良心,楝樹開花苦透心……”,現在人們什么都圖個吉祥,因此在農村門前屋后也沒有人栽這種樹了,只有在那荒郊﹑路旁﹑墳地﹑山崗才能看到它的身影。
想起了初夏的苦楝花開,南朝宗懔所著的《荊楚歲時說》一書中說:“始梅花,終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風”,苦楝花開,二十四番花信風結束,春天即將過去。為了歡送春天,苦楝花準備了一場盛大的花事,明朝戲曲家高濂中曾說:“苦楝發花如海棠,一蓓數朵,滿樹可觀”。那個時候來滴水巖,走在上山的路上,一路伴著苦楝花那揮之不去的香味,宋朝謝逸在《千秋歲·楝花飄砌》 里形容楝花的香味:“簌簌清香細”,苦楝花開不是一朵兩朵地開,是成千上萬地開,淡紫色的小花團團聚集,夾著初綠的楝樹葉,葉中有花,花滿枝葉,形成淡紫色為主體、紫綠交互的樹冠,那滿樹的紫白小花特別夢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