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怎么鑒別?
金銀花出自《本草綱目》,由于花初開為青白色,開放后轉為黃色,遠看黃白相間,所以被稱為金銀花。其中又以白花的功效更好,又單稱銀花。又因為其每兩朵花同生于一花梗上,總是成對而生,又習稱二花、雙花。
常見混淆品:山銀花,包含紅腺忍冬,華南忍冬,毛花柱忍冬等。
金銀花呈棒狀,上粗下細,略彎曲,較粗短,表面黃白色或綠白色,貯久則色深,有短柔毛覆蓋。
金銀花呈棒狀而稍彎曲,較細長,表面綠棕色至黃白色,或有短柔毛
金銀花一般來說是無副作用的,但是金銀花更適合體質平和或內熱體質者服用,而不適合脾胃虛寒(經常腹痛、腹瀉、腹部發涼、手腳發涼)者。是藥三分毒,過量飲用金銀花露或虛寒體質者服用會出現副作用,長期服用容易引起脾胃虛寒、食欲下降,甚至引起腹痛、腹瀉等。所以在正常服用的情況下,成人一般1天服用400毫升以內為宜,兒童1天服用不超過180毫升,連續服用不宜超過一周。另外,金銀花沖泡2~3次即可,隔夜后不宜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