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葉梅的鑒賞
榆葉梅(學名:Amygdalustriloba),又名小桃紅、榆梅、榆葉鸞枝等,為薔薇科、桃屬落葉(半常綠)灌木。高2-3米;枝條開展,具多數短小枝;小枝灰色,一年生枝灰褐色,無毛或幼時微被短柔毛;短枝上的葉常簇生,一年生枝上的葉互生;葉片寬橢圓形至倒卵形;花1-2朵,先于葉開放;萼筒寬鐘形,萼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無毛,近先端疏生小鋸齒;花瓣近圓形或寬倒卵形,先端圓鈍,有時微凹,粉紅色;果實近球形,頂端具短小尖頭,紅色,外被短柔毛;果肉薄,成熟時開裂;核近球形,具厚硬殼,兩側幾不壓扁,頂端圓鈍,表面具不整齊的網紋。花期4-5月,果期5-7月。

榆葉梅是北方特有樹種,原產中國北部,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現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有分布。主要培育繁殖基地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西、江蘇、浙江等省區。
榆葉梅原種為實生種,并非園藝品種,也就是說,開首詩詞的作者以為是桃花嫁接在榆樹上而來,這是對植物了解不多的原因,況且榆科和薔薇科親和力不強,很難成活并且變為新品種。
榆葉梅由于葉片像榆樹葉,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在我國有幾百年的栽培歷史,雖然時間不長,然而卻受到人們青睞和關注。原因是北方早春花卉較少,并且古人欣賞梅花,遺憾的是梅花大多生長在長江流域,北方較難成活,而榆葉梅,即有梅花的花形,又有桃花的粉艷花色,葉片又如榆葉,青綠可人,再加上極為耐寒,因而從東北移栽到北京后,立刻受到人們青睞,幾百年來經過不斷培育選種,如今品種多達幾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