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盆景的制作
銀杏樹盆景制作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銀杏樁木的選擇。
選銀杏樹大樹下的根蘗苗和銀杏樹鐘乳枝,粗壯虬曲,形態各異,往往是園藝工作者的理想素材。
銀杏樹根蘗苗是制作銀杏樹盆景的好材料,砍伐后遺留的老樁萌發的新枝,更是銀杏樹盆景上等的樁景。選用的材料經修剪整理,于11月至第二年3月上盆。

2、上盆。自然選取一般用長方形紫砂盆和陶盆,盆底先填入粗黏土,再填人培養土,其上留出12cm的水臺。培養土可按1份酸土、1份砂土、8份壤土的比例混合制作。
3、適當嫁接。為了提高盆景作品藝術價值,樁木準備好后,可選擇葉籽銀杏樹或斑葉銀杏樹的枝條作接穗,嫁接在樁木上。葉籽銀杏樹有四分之一的種實生在葉片上,待嫁接3—5年結種后,樁景顯得更加古樸優雅。斑葉銀杏樹的葉片上鑲嵌著一條條金黃色的彩帶,扇形葉片隨風飄擺時,亦會增加無限情趣。
4、設計雛形。雛形是制作盆景的基礎,方法是在銀杏樹樁木的生長季節采用各種方法對枝干進行蟠扎,使其或曲或直,或斜或正,或俯或仰,按期制好伸展的方位。扎片時,,如枝條過長,欲使其彎曲成螺旋狀,則開始就需要用套棕法,把棕絲攜在枝上。扎片后一棕套一棕,不剪斷棕絲,謂之連棕。但不能拘泥于一種棕法,而應因樁而異,靈活地運用陽棕、撇棕、底棕、拌棕、手棕、吊棕、下棕、縫棕等各種棕法。因銀杏樹葉片較大,蟠扎時需小心翼翼,切忌靠近樁頭。否則,將影響樁頭的美觀而降低藝術價值。
5、修剪造型。修剪是制作銀杏樹盆景的主要技術之一。目的在于突出主干,充實觀賞枝,表達各種不同意境,提高藝術價值,使其自然古樸、清秀淡雅。原則是剪去多余的側枝、平行枝、交叉枝、過密枝、徒長枝和病枯枝。
修剪的基本手法有三,即短剪、疏剪和縮剪。短剪即將枝條剪短,刺激剪口下的側芽萌發,形成較強的側枝,同時有叢生傾向,便于造型,剪后常萌發二次芽,增加分枝級數。對主干進行修剪,是為了控制樹體高度,促使側枝發育。對側枝進行短剪,是為了促使隱芽萌發。
疏剪即將枝條從基部剪去。主要對象是枯死枝、病蟲枝以及不適宜造型的多余枝和過密枝,使留下的枝條得到充足的養分,生長健壯。縮剪即將枝條一部分剪去。可使根蘗苗或實生苗株體縮小,有利成活;也可促使萌發新枝,使衰老的樁頭恢復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