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櫨盆景制作方法及養護
黃櫨又稱櫨木、紅葉、煙樹,為漆樹科黃櫨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皮深灰褐色,新枝表皮光滑,老枝粗糙。黃櫨葉呈卵圓形,葉柄細長,初夏開黃綠色小花,花序為圓錐狀,不孕花之梗呈粉紅色羽毛狀,久放而不凋落,在成片的黃櫨林邊觀賞,好似炊煙縷縷,繚繞林上,英語稱黃櫨為“煙樹”,可能即由此而得名
黃櫨盆景常見的形式有直干式、曲干式、懸崖式、雙干式、叢林式、臥干式、樹石式、大樹型等。人工繁育的植株可根據需要,采用蟠扎與修剪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造型。而從山野采挖的黃櫨老樁,則要根據具體形態,因勢利導,制作不同形式風格的盆景。黃櫨枝條柔軟,易于造型,因其葉片大而稀疏,葉柄較長,樹冠多采用自然式,可先用金屬絲對枝干進行蟠扎,使枝條高低錯落,葉片疏密有致。為了使樹形豐滿,可在生長季節進行打頭摘心,以控制植株生長,促使枝條萌發更多的枝葉,葉勢更加稠密。但要注意剪除徒長枝、交叉枝、平行枝、病蟲枝、細弱枝,以保持盆景的完美。

黃櫨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寒冷。平時可放在室外光照充足,空氣流通處養護,夏季高溫時可適當遮光,以防烈日曝曬。澆水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避免盆土長期潮濕,也不要肥、水過大,否則會造成植株徒長,葉片變大,影響盆景的美觀。經常向植株及周圍環境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使葉色清新,富有生機。冬季移至低溫室內或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盆土不要過于干燥,以免因土壤“干凍”使植株受到傷害。根據植株的大小,每2年左右翻盆一次,多在春季萌芽前進行,翻盆時去掉一半的舊土,用新的培養土重新栽種,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疏松肥沃,含腐殖質豐富,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更好,還可盆底放少許腐熟的餅肥之類的有機肥作基肥。
除生長季節進行打頭摘心,控制植株生長外,春季發芽前也要對盆景進行整形,剪除造型不需要的枝條,修剪時注意“剪直留曲”,即剪除枝條的主脈保留側枝,這樣經過幾年的養護后,可使枝條硬角曲折,剛勁有力。黃櫨萌發力強,春季發芽后應及時抹去多余的新芽,以免消耗過多的養分,影響生長。
上一篇:紅葉碧桃流膠病防治方法
下一篇:黃櫨病害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