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盆景欣賞
古人在對梅花審美時很講究方式與環(huán)境,據(jù)《梅品》記載:賞梅最好在淡云、曉日、薄寒、細(xì)雨、輕煙、夕陽、微雪、晚霞、清溪、小橋、竹邊、松下、明窗、疏籬的環(huán)境下欣賞,而在林間吹笛、膝下橫琴等情況下賞梅則更有詩情畫意。
探梅賞梅須及時,過早,含苞未開;遲了,落英繽紛。古人賞梅以“花是將開未開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時為最佳,故名“探梅”。梅花以驚蟄為候,一般以驚蟄前后十天為春梅探賞的最佳時機(jī)。因我國的南北氣候不同,廣東12月至1月,滬寧2月至3月,北京3月至4月,武漢則以1月至2月為最佳賞梅期。

梅花與雪月的組合之美在古代最受推崇。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似雪是花花似雪,梅花又向雪中開”。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庭空月無影,夢暖雪生香”。

這些都是描寫梅與雪的組合之美的,所以,古人認(rèn)為踏雪尋梅是一種最美的事,為此在歷代賞梅詩中有很多是和雪梅有關(guān)的。試想,白茫茫一片瓊樓玉宇的那種玉色,點(diǎn)綴著寶石般的幾朵紅梅,再送一段暗香撲鼻而來,這是何等趣事,但這種意境只有在長江流域才能享受到,這是因?yàn)椋糯狈奖煅┑馗緵]有梅花,而南方珠江一帶雖有梅花,卻不下雪,正因?yàn)槿绱耍袊乃拇竺穲@都集中在了長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