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羅樹又名七葉樹
七葉樹(Aesculus chinensis),七葉樹科七葉屬,屬加詞“Aesculus”指的一種橡樹(殼斗科),大概是該科植物的種子都很像殼斗科的種子,類似板栗那樣的,所以也有個種就是叫的“天師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毒不能吃!從種加詞看,中文名也可以意譯為中國七葉樹,模式標(biāo)本采自北京西山。

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圓柱形,黃褐色或灰褐色,無毛或嫩時有微柔毛,有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的皮孔。聚傘圓錐花序組落葉喬木,七葉樹種子可食用,但直接吃味道苦澀,需用堿水煮后方可食用,味如板栗。也可提取淀粉。木材細密可制造各種器具,種子可作藥用,榨油可制造肥皂。七葉樹樹形優(yōu)美、花大秀麗、果形奇特,是觀葉、觀花、觀果不可多得的樹種,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樹種之一。在中國,七葉樹與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因此很多古剎 名寺如杭州靈隱寺、北京臥佛寺、大覺寺中都有千年以上的七葉樹。七葉樹樹干聳直,冠大陰濃,初夏繁花滿樹,碩大的白色花序又似一盞華麗的燭臺,蔚然可觀,是優(yōu)良的行道樹和園林觀賞植物,可作人行步道、公園、廣場綠化樹種,既可孤植也可群植,或與常綠樹和闊葉樹混種。花開之時風(fēng)景十分美麗。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陜西南部均有栽培,僅秦嶺有野生的。模式標(biāo)本采自北京西山。 中國黃河流域及東部各省均有栽培,僅秦嶺有野生;自然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之山地,在黃河流域該種系優(yōu)良的行道樹和庭園樹。

娑羅樹又名七葉樹,因其樹葉似手掌多為七個葉片而得名。此樹夏初開花,花如塔狀,又像燭臺,每到花開之時,如手掌般的葉子托起寶塔,又象供奉著燭臺。四片淡白色的小花瓣盡情綻放,花芯內(nèi)七個橘紅色的花蕊向外吐露芬芳,花瓣上泛起的黃色,使得小花更顯俏麗,而遠遠望去,整個花串又白中泛紫,像是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
古時候印度有一條名叫希拉尼耶底的河,岸邊長著一片十分高大茂盛的娑羅雙樹(也有稱娑羅樹的)。釋迦牟尼80歲時(在當(dāng)時的印度,80歲已經(jīng)是很高的年齡了)的一天,他走進希拉尼耶底河里洗了個澡,然后上岸走到娑羅雙樹林中。他在兩株較大的娑羅雙樹中間鋪了草和樹葉,并將僧伽鋪在上面,然后頭向北,面向西,頭枕右手,右側(cè)臥在僧伽上,最后就涅槃升天了。所以,臥佛寺的臥佛就是釋迦牟尼圓寂的式像。
七葉樹屬下共30多種,在我國產(chǎn)10多種,以西南為中心,全國大部分都有分布,屬下以小葉有無顯著的小葉柄又分為聚傘圓錐花序組(小葉有葉柄,如七葉樹)和七葉樹組(小葉無葉柄,如歐洲七葉樹)。檢索表里以圓錐花序形狀、小葉側(cè)脈數(shù)、中間小葉與兩側(cè)的大小關(guān)系、、葉背面被粉情況等進行區(qū)分。
上一篇:景觀設(shè)計中常用彩化樹種
下一篇:叢生丁香生長習(x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