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楓的栽種和養護
三角楓越來越受到盆景愛好者的喜愛,因葉型美觀,生長速度快,傷口愈合能力特強,老樁形狀豐富,適應性強,土壤要求較簡單,現南北各地均有引進。
要培養好三角楓,我們就要對它有充分的認識。大自然中發現其一般生長在離水源近,光線充足的河邊,地坎上,有些根已伸入河水邊的泥沙中,有些在亂石堆中生長,等等環境因素分析出三角楓喜潮濕,陽光充足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
栽種和養護
栽種方法有盆栽,地栽,壘磚建池栽,各種栽種法都有各自的特點,各人情況不同,應分別對待。選一些干細河沙,可以用夠買的珍珠巖代用,一些干田園土或腐葉土,小量粗河沙待用.這里要說明的是土壤各地不同,以配比好后保持舒松,透氣,快速滲水為關鍵.因三角楓對土壤結構不嚴,一般不粘的土,不板結土都完全可以.城市里住樓房者多,一般選用盆載,未成型的應用大盆,深盆栽種,實踐中大盆栽三角楓,生長速度還是比較理想的,2007年本人作了試驗,選合理的土壤,水肥管理到位,新生頂枝第一年粗2.7厘米,側枝1.5厘米到2.5厘米不等,這個數據不能完全說明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城市樓房居民一樣可以從樹胚玩起,中小型盆栽培養三角楓3-5年后可以基本成型.盆栽用瓦片或紗網顛好盆孔,用準備好的粗沙顛一層,厚度根據盆的深淺靈活掌握.再鋪一層細河沙和田園土各半均勻后的混合土,放上處理好的樹樁,擺好角度,用混合土填滿根部空間既可.這個環節中要注意的是用干混合土有利根和根之間的投入完全接觸,用竹簽慢慢捅實,避免有空洞.土壤埋至原裸露在外的位置稍深一些,但要離盆面有1-2厘米的空間,防止土太高,造成以后水肥流失.此時澆一次定根水,要澆透.冬天上盆培養的需要套袋保溫保濕,擱幾天應檢查一次,未發芽前土壤需水量很小,濕潤既可,等新芽發出后就應去袋,每天對樁身噴霧水3-5次就可以,土壤保持正常濕潤,有朋友問我怎么樣才需要澆水,簡單的說,土表有些發白就可以澆水了。三角楓需水量大,正常生長后的盆栽每天一次水是需要的,夏天的陰天也是一樣,雨天除外。經常噴葉面水,缺水的三角楓生長慢,枝條細弱.生長旺盛的進入5月底就應試肥,盆栽施液肥較好,肥料品種很多,選有機肥兌水10倍,選傍晚每盆澆幾飄,第二天早上澆一次透水.在整個生長期每10-15天一次,結合好除草,松土,相信此時的生長一定很旺盛.盆栽要注意的是合理的土壤結構,光照,水肥,大盆2年必須換土,小盆每年換土修根是保證快速生長的前題。培養盆景對有地的朋友來說如虎添翼,選地勢較高,平整地塊,土壤半沙半土最佳。松土后挖坑種下,方法和盆栽相同,管理也是一樣,但生長速度要優于盆栽,澆水量明顯下降。不同的是,中小樁種地下,不方便日后的修剪,底部枝和地面太靠近,通風條件稍差,不能培養懸崖式盆景,需噴除草劑時容易噴到樹枝上,造成藥害。地栽和盆栽各有千秋,要因地制宜。

壘磚栽法優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新采樁用此方法不會基水,當然老樁也不要基水。
2 和直接地栽比,增加了高度,便于觀察,修剪時可以拿的準一些。
3 也是因為增加了高度,通風好,光照好,底部枝條可以更好的細收光熱,生長速度會快一些。
4 噴除草劑時不會噴到樹樁上,地栽時經常會因為樁下部枝條和地面太近,噴除草劑難免會噴到樹枝上。
5 地栽露根要人工扒土,用此方法就不需要了,只要拿掉一層標準磚就可以了,時間一長根自然露出來了,一層不夠拿二層。
6 實踐發現,樁的根先向四周長,等快碰到磚了就往下長,所以不影響以后根的美觀問題。
缺點:
1 增加成本,一塊標準磚要2毛多。初次中等大的樹樁需要增加20元的成本,可以反復用幾年。
2 第一年水要比地栽多澆一些,等根長到地下了和地栽就完全一樣了。
利大于弊還是值的推廣應用.
上一篇:西府海棠花
下一篇:景觀設計中常用彩化樹種